国贸大厦——“这里的高度与海拔无关”。这句广告词形象地说明了国贸大厦的地位。
国贸大厦曾是中国的第一高楼,曾有400多名中外国家首脑及政要到访过国贸大厦。国贸大厦的建筑设计水平较高,尺度和比例关系和谐,虽历经20年沧桑变化,其内部空间效果依然很好。原有空间处理简洁丰富,但装修老化,部分区域有些残破,材料和设计手法已经有些落伍。
一个成功的商业设施,在建筑设计层面上最重要的工作是创造一个吸引人的空间,让空间更丰富、更人性化,更适于顾客和商家使用。
观念
国贸商场复兴计划的要点是让其恢复商业活力。设计方案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
根据人民南路改造工程的咨询顾问,美国科特勒咨询集团的建议:人民南商圈改造应围绕现有和潜在的消费群体,实行集聚人气和突出消费兴奋点的“Big Box”商业发展战略,充实娱乐和休闲内容。
进一步发展“商业步行街”的概念。我们认为:广场是生命力聚集的舞台,街道是摩肩擦踵、不期而遇的的沟通;
导入更多的空间内涵,提升商业价值; 合理布置水平和垂直交通,解决国贸商场的交通不畅问题,
重新塑造商业设计元素,建造一个新的空间重心;
商场以中庭为重点,所有的大小商业区域,各种空间节点均由此展开,形成一个内部空间丰富,空间序列清晰的购物环境;
在建筑内形成或直或曲,或疏或密的共享空间,形成一种绵密的调子;
手法
*在首层中庭地面,除去原有喷泉和地面,按照图示设计重新铺装;
*商场入口处局部重新铺装,给商场的首层门厅做局部重点处理
*为了形成中庭的新的中心,同时兼顾美观的需要,设计决定在连廊上加一个玻璃盒子,我们称之为“BIG BOX”;解构通常情况下的“室内”和“室外”的概念,叠合多个空间,增加使用者的体验感受。玻璃盒子采用柔和的曲线,改变和丰富空间的内涵,给四层通高的大空间内增加一个小空间,形成内部化的街道。玻璃盒子以一透明双曲形立方体为骨干,以多条空中走廊并列嵌入组成,精巧地顾及了商场在使用功能上的安排,层次丰富,并且形象高档,形成寓新于旧和多层次空间叠加的崭新建筑形象。
*靠主楼的另一边,增加联系中庭两侧的连廊,使得中庭两侧可以连通,提高商场的使用效率;由于改建条件的制约,中庭连廊必须直接而有效地解决交通问题。为构造联系商场中庭两侧的回廊,从地下室柱子位置加建钢柱做竖向结构支撑。非对称的结构形式常常不够美观,需要做仔细的优化深入设计。
*关于玻璃盒子
商业的构成的重要元素是热闹的气氛,设计时尽可能将休憩、娱乐、融入其中。玻璃盒子---“BIG BOX”即是视觉和空间的焦点,也成为这些元素的载体。
*整个中庭地面重新铺装,在玻璃盒子处做局部水面,形成一个“漂浮”在中庭内的空间。中庭内设一欧式喷泉主题雕塑,作为中庭空间的次重点;
*地面采取“室内空间室外化”的手法,加强商业街的感觉,采取常用于室外的建材铺装,中庭种植高大的棕榈;
*国贸商场以前的特色是音乐喷泉,现在将塑造一个新的特色景观——玻璃盒子--“BIG BOX”;
*在中庭一边的二、三、四层分别做了联系中庭两侧和各层的连廊,形成立体的街道和穿错的空间;通过此手段增强空间变化,提高室内外空间的趣味性,吸引人在商场内停留;
*考虑到委托人希望对观景电梯的玻璃幕墙做相应处理,我们认为与其被动的遮掩,不如变为主动的塑造。观光电梯的外玻璃幕墙老旧,颜色灰暗,如果单独处理,可能事倍功半。采取加“BIG BOX”的做法后,如果预算充裕,只需要把观光电梯的幕墙玻璃颜色改为普通深灰色玻璃,其他
国贸与金光华立面对比 国贸广场广告牌尺度过大
市政当局征集的人民南路立面改造设计方案 国贸广场原环境设计方案
方面可不作特殊处理。如果预算紧张,可在玻璃幕墙的外表面还可张挂穿孔的织物,作为幕墙的蒙皮,增加空间的层次感,遮挡观光电梯内的设备管线的杂乱,织物上还可印制广告。
*中庭加建连廊后,靠近高层塔楼的连廊和观光电梯的外玻璃幕墙内的电梯乘客形成对景和互动。玻璃盒子面向中庭的表面可以作为“媒体墙”,张挂幕布后,通过在中庭内架设的投影设备,可把广告动态地投射到“媒体墙”上,取得特殊的效果。
*在首层中庭增加一部自动扶梯,引导人流进入商场深处,提高内侧商铺的商业价值。
*为解决中庭一端过窄的问题,在人流多的二、三层“截曲接直”,扩大走廊,增加楼梯前的空间;
*栏杆扶手
原有栏杆为钢化玻璃栏板+铜扶手,相对比较高档,但扶手直径过粗,显得不精细,加上二十年来,栏杆有很多损坏,需要更新。与普通商业建筑常使用的不锈钢栏杆+钢化玻璃栏板相比,设计建议采用两种方案
木扶手+钢化玻璃栏板,精致而有显高档;
或者将木扶手换为铜扶手+钢化玻璃栏板;
*中庭侧壁
将原有陈旧的花岗岩拆除,原有空调侧出风口不变,材料改为铝板+玻璃;如果预算紧张,可直接在原有花岗岩上覆盖铝板。
*其他
各楼梯间年久失修,并有不符合当前规范处,且栏杆扶手材料档次差异过大,需要重新设计。对穿越进入楼梯的各种管线线,需做桥架或用吊顶封闭。
2、商业裙楼外立面改造设计
国贸商场是国贸大厦的裙楼部分,二者联系在一起,在建筑上是不可以分开的,这使国贸商场的立面改造设计受到一定限制:过于花哨或者过于前卫,与国贸高层建筑的风格差异过大,对国贸大厦整体而言都是不恰当的。更何况这个“高度与海拔无关”的深圳的地标建筑。
尊重历史并不是抛弃个性,尊重老建筑原有的空间定位,从而寻求二度创作也是个性的再现。商业建筑的立面设计不是城市拼贴,不是大众POP艺术,而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和实际情况决定策略。
原人民南立面改造概念设计,并没有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方法,但却揭示了一对矛盾:商业建筑需要的是热闹、时尚和多样化,而有些建筑形象又必须严肃和简洁,这需要结合每个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处理。人民南地区建筑多样,并没有简单的准则或者统一的设计能包揽天下。
根据当前的建筑情况,国贸大厦使用的玻璃颜色比较深,不符合当前的商业经营理念和潮流。对比周边建筑物大都使用通透性高的玻璃,国贸商场多少有点老旧的感觉;
此外,原设计广告牌比较大,过于突出,广告牌上的处理了很多细部,显得过于琐碎。新方案根据周边建筑的广告牌的尺度和材料布置,设计采取减小广告牌的大小,增加广告牌的数
中庭栏杆现状
量的方法与左邻右舍,(如金光华和对面的深房广场)取得默契,并在两块广告牌中间增加一块穿孔铝板或百页作为过渡。该立面风格可根据需要,延续至大部分裙楼立面。
3.国贸大厦外广场增加酒吧、咖啡厅等设施
国贸广场景观改造工程,从使用情况看,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广场的定位不清晰,功能分区不明确。现场人流、车流混杂,绿地少而硬铺装多,缺少大的特色树,环境单调;既没有解决好地面停车的问题,又没能提供一个好的室外环境。建议沿人民南路,依次功能分区是:人民南路-人行道-绿化带+修憩处-停车场及机动车使用区域-架空地面露天咖啡、茶座和绿化-国贸大厦裙楼,形成按不同的使用功能布置的空间构成。
室外酒吧/咖啡厅选址,一个位置是靠近现有的酒吧位置,另一个位置是在广场中;如果可能,应从国贸地下室或者地铁通道上引出一个直接到国贸广场的出口。
室外酒吧/咖啡厅,采用钢+玻璃结构,晶莹剔透。建筑掩映在花影树丛中,成为环境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