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地处工字厅后门外,校友们常把它同颐和园内的谐趣园相比,称之为“园中之园”。
水木清华一带景色的 设计别具匠心。四时变幻的林山,环拢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本为工字厅的后厦,一变而为“水木清华”区的正廊,正额“水木清华” 四字,庄美挺秀,有记载说是康熙皇帝的御笔(待考)。据说,明清以来的皇家园林,多有以“清华”二字命名者,盖多来源于《圣教序》中“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 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句。而“水木清华”四字,则出自晋人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寒裳顺兰沚,水木湛清华。”正中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 士,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10年动乱期间,水木 清华区曾遭到残暴的破坏,楹联、横匾都被当成“四旧”而取缔,门廊用青砖砌死,景色一片荒凉。殷兆镛亲书的楹联,已遍寻不见,可能已化为灰烬。现在悬挂的这副,是今人根据一些零散照片摹写制成的。
当年我和堂弟童明,在荷塘月色处戏水,不想蚂蟥钻进鞋里,一阵冰凉,让我们几乎同时把鞋子甩到湖水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